您当前的位置:理论政策
禹州市擦亮名片打造文化统战品牌
发布时间:2021-2-24 17:30:40

河南省禹州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素有“夏都、钧都、药都”的美誉。近年来,禹州市委统战部以钧瓷文化、姓氏文化、历史人文等名片为切入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统战品牌。

依托钧瓷文化资源,培育钧都统战新优势。钧瓷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被誉为“国之瑰宝”,禹州市作为钧瓷文化的发源地,先后获得“中国陶瓷文化之乡、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等称号。一是摸清钧瓷文化统战资源。禹州市现有钧陶瓷类非公企业370余家,年营业额近160亿元,从业人数6万余人,其中有省级以上工艺美术大师160人,包括国家级的陶瓷艺术大师7人、工艺美术大师4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人,推荐担任禹州市及许昌市政协委员19人。二是助推钧瓷文化产业发展。发挥钧陶瓷领域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用,引导其成立了禹州市钧瓷行业协会、神垕陶瓷协会、鸿畅古建陶瓷协会等社会组织,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服务孔家钧窑、大宋官窑入选“河南省文化企业50强”,组织工商联界政协委员开展专题调研,围绕神垕古镇旅游、老街改造提升等献计出力。三是以钧为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定期举办“中国﹒禹州钧瓷文化节”、高标准建成钧官窑址博物馆、在河南省美术馆成立河南省钧瓷文化研究会、在星航钧窑设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发基地等交流平台,累计接待了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等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50余批800余人次。引导钧瓷类企业投身各类爱心公益活动,累计捐款捐物达2000余万元。鼓励钧瓷企业“走出去”,先后有坪山钧窑、金鼎钧窑等作品被联合国总部及希腊、葡萄牙等博物馆收藏,在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国际场合,钧瓷也连续多年被选作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

开展姓氏文化研究,拓展海外联谊新渠道。姓氏文化核心是血缘延续、知名人物和文化认同,其文化内涵亲和力是凝聚海内外华人的重要纽带。一是加强制度设计。禹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姓氏文化研究开发领导小组,编制了《禹州市姓氏文化研究开发规划纲要》,批准成立了禹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为开展姓氏文化研究提供了制度支持。二是全面归纳梳理。先后邀请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中国科学院袁义达研究员等知名学者发掘整理禹州市姓氏文化资源,编纂完成《禹州姓氏》并进行再版,对禹州姓氏的“五大系列四大类别,即炎黄、夏朝、周朝、颍川郡望、名门大族五个系列发源姓氏、衍生姓氏、颍川郡望姓氏、大族姓氏四个类别进行了系统阐述,为开展姓氏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三是广泛寻根联谊。引导禹州市方氏、陈氏、马氏等宗亲成立了本族姓氏文化组织,加强自身姓氏文化研究,做好张良洞、郭嘉祠堂、吴道子故里等遗迹保护,举办黄香、马文升诞辰纪念等节会活动,邀请海内外姓氏宗亲来禹州寻根,先后有香港地区方氏雷方邝氏宗亲到方雷公封地、台湾地区陈氏到颍川候陈轸故里等400余名海内外姓氏宗亲到禹州市寻根拜祖、参观考察。

发掘历史人文元素,引领宗教中国化方向。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场所活动,引导宗教界人士研究禹州市相关历史人文资源,发掘宗教中国化的禹州元素。鼓励佛教协会收集禹州籍汉末僧人、西行取经第一人朱士行的史迹资料,弘扬其为促进文化交流不畏艰险的舍身精神。做好浅井镇清凉台、具茨山等黄帝活动遗迹的保护,支持禹州市逍遥观整理黄帝崆峒山问道等故事传说,加强轩辕黄帝文化研究,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思想共识。引导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团体通过研讨会、论坛等形式,传承老一辈教职人员谢文贵、卢归真、毋振明等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结合时代发展融入其讲经布道之中,积极传递正能量。